2016年1月5日星期二

话说- 大明宫



大明宫。唐代绚烂的记忆 虽然去过西安无数次,但每次当领队出差都是在当地短暂停留两到三天,可说是TOUCH AND GO ,对于更深入的历史文化都是纸上谈兵。众多的朝代当中,最吸引我的非唐朝莫属,歌舞升平的盛唐,华丽的宫殿等,简直引人入胜。每当在博物馆看见唐代的文物时,整个人就眼定定看着它,然后脑里出现很多画面。所以我都会一再三提醒自己只要时机到了就会独自上路到西安探索一下有关唐代历史遗迹。
 
终于今年5月份,趁劳动节去了十三朝古都-西京。一到西安,就已迷惘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巍巍古城下,感觉自己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粒尘埃。触摸历史,遥想先人,恨无生花妙笔描绘,只能用无知的镜头记录。这就是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给我的感受,她的厚重、她的悠远让我如置身苍茫宇宙找不到自己。
 
西安众多景点当中,大明宫是我第一个想看的遗迹。其实对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想看,那是因为曾经看过《大明宫》纪录片,电影制作的特效恢复它昔日的风采,深深吸引着我;不想去,我怕这个所谓的遗址公园复制仿制将历史的沧桑破坏殆尽。史记确实记载有17位帝王在这里处理朝政。要说它的面积的话,是法国凡尔赛宫的3倍,也是北京故宫的4.5倍,同时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是唐代建筑最代表性的建筑物。
买了票,来到丹凤门。据说是中国上最大的宫殿大门,因为有5个门道。丹凤,是火红凤凰的意思,由于原有的宫门已埋在黄土千年之久,上半个世纪才出土,为了不让氧化,当局在原址上盖了土黄色的仿唐宫门,在室内搭建观景栈道。在复原的丹凤门环绕一圈,从上往下望,丹凤门原址只剩下门基与石板路,已看不到当时雄伟,看着充满痕迹的石板路,想像它昔日的荣光,突然心中涌现莫名的悲凉。
 
走过丹凤门,接着就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大明宫的三大殿位于皇宫的中轴线上,便是收费区的主要景观了。含元殿是唐皇宫的第一大殿,坐落于三层平台之上,是当时文武百官上朝的殿门。如今的含元殿原址已被水泥浇筑,看着平整、阔大的水泥地基与百官上朝的龙尾道,脑里突然出现很多画面。含元殿,它造就了武则天走向女皇的路,也见证了唐玄宗李隆基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据说曾经,李白、贺知章、王维都是它的座上宾。唐诗中记载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是含元殿最好的写照。
 
最后来到太液池,绿柳婆娑,和风徐徐。据说太液池上曾筑立东海上的三座仙山,风景宜人。园内的古典乐曲,悠扬哀婉——不想看到那些平整的草地和修葺一新的遗址们,只有闭上眼睛,听着乐曲,我才能感觉自己来到了唐朝的皇宫。太液池边上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最常出没的地方-梨园。如今人事已非,伤感一次次涌上心头,扼腕叹息。那个有着霓裳羽衣,有着盛唐的气息,有着处处赏心悦目的大明宫,已然消逝在断壁残垣,消逝在曾经的辉煌中了。
常人一个小时便可游完的园子,我徜徉了近四个小时,仍不愿离去。大明宫,给我感触很深,它见证了高宗女皇时期广袤无边的疆土;它见证了玄宗时期空前绝后的盛世王朝;也它见证了李隆基杨玉环的凄美爱情;它更是见证了那耀眼帝国的陨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游后想用一段文字来记录它——正如《大明宫》中所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大唐那样,留给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没有一个城市像长安那样,铭刻着中国人最为绚烂的记忆;没有一座宫殿像大明宫那样,寄托着中国人永远的向往。
 
大明宫,中华文明在巅峰时期永不磨灭的记忆。